认 证:工商信息已核实
访问量:52223
安徽洛菲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0-12-03 点击1366次
色选机的发展历程
相对发达国家,我国色选机行业起步较晚
上世纪30年代,美国ESM公司与英国索特克斯公司最先研制出米用色选机,日本和韩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继研发成功并实现商品化。一直到80年代我国才引进色选机,随着色选机的市场被打开,尽管我国色选机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做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产品的加工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技术垄断,我国色选机设备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一直以来其生产商仅限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家粮食政策的放开,我国粮食供给由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化为市场主导的自由贸易,产品质量成为粮食流通过程中的重要决定因素,一部分实力较强的粮食加工企业率先开始使用色选机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但由于当时国内技术相对落后,色选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其高昂的价格、不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严重阻碍了我国粮食生产企业对色选机的推广应用。这时期,我国色选机需求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的现象。
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落差为我国色选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内的一些粮机企业瞄准这一市场,开始涉足色选机制造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色选机企业不断成长,色选机企业技术不断完善,加上国外品牌色选机由于价格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市场日益萎缩,给国内色选机行业腾出了更多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众对食品的卫生及品质要求随之提升,而国家也适时地开始推行食品QS质量认证体系,这一切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色选机行业的繁荣和进步。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厂家开始进入中国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外几家知名色选机厂家的正式机构进驻中国后,全面清晰的引导宣传加上大米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大米色选机在工艺设计和实际应用上都逐渐成为中国大米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在这段时期中,主要的色选机制造供应商还是国外的几家厂家(安西、左竹、索特克斯),再加上少部分的国内制造企业,而在产品的质量上国内和国外的设备却存在了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为同步产品,而且均为当时最先进技术,如设置二次复选大大减少了带出比例,采用双面镜头加特殊波长光源提高识别精度,增设黑打、白打程序丰富了色选功能等。而国内产品主要是半自主开发加上半学习模仿,对色选技术的了解停留在表面,仅采用普通光源、单面识别,而且无复选、功能简单等,所以不但产品质量不高,而且性能不稳定。
2000年以后,国内生产厂家发展迅速
自2000年开始,中国的色选机行业在大米加工方面正式进入快速成长期,国内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品种规格也越来越丰富,国产设备的份额逐渐增加。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色选市场出现的品牌或制造商已有几十家。随着制造厂家的增多,色选机的规格也越来越丰富,功能也越来越多,色选机经历了由单面色选到双面色选,由CMOS传感器到CCD,由模拟到数字的发展历程,技术日趋成熟。色选机是根据物料光学特性的差异,利用光电探测技术将颗粒物料中的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来的设备,用于散体物料品质检测和分级的一种无损分选设备,在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矿石开采加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不合格产品与合格产品因粒度十分接近而无法用筛选设备分离,或者密度基本相同而无法用比重分选设备分离的场合,色选机却能进行有效的分离,其独特作用十分明显。
我国色选机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与外国先进的技术相比,我国光色选机设备在产品的可靠性、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精密度等方面差距也逐渐缩小。整体来看,我国色选机产业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发展,技术层面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